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古代环地中海前沿研究对谈
作者:历史学院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1-06-08

2021年6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世界史视野下东西方的政治变迁与文化转型”系列学术沙龙之“古代环地中海前沿研究对谈”在历史学院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副研究员吕厚量老师作为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戴鑫副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白春晓老师和陈悦老师作为与谈人。此次活动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赵涵老师主持。

吕厚量老师演讲的主题是“地中海史与地中海主义”。吕老师的开篇直击人心,探讨了地中海史研究的魅力所在。他认为,地中海的独特性,后殖民时代的研究旨趣,以及中国人对于这片异域的兴趣,都推动了地中海历史研究的发展。

何为地中海史?吕老师从“历史”一词的源头ἱστορία出发,结合东西对比,回顾历史学科研究范围的演化,并从中窥见人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中后期,环境史再次在西方兴起,汤因比、麦克尼尔和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都对环境史作了开拓性的贡献。这一时期的新史学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话语体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近几十年以来,西方学者颇为重视地中海的环境史,吕老师最近的译作《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就是一部20世纪对前工业时代地中海生态史研究的百科全书,该书既有对传统环境史的继承,也改用了生态史的概念,并分时段对地中海历史的整体性进行了考察。

接下来,吕老师分析了地中海气候不稳定、灾害频发和地形地貌支离破碎却又统一的环境特征,并分析环境特征对欧洲人观念的影响,将对地中海的观念总结为两种学说:互通交流说和统一生态说。

最后,吕老师探讨了“地中海主义”的前世今生,以观念的二重性和他者化为重点。从古代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地中海中心论,到近现代欧洲北部盛行的浪漫化的地中海主义,可以说地中海主义从未消失,其影响之广,甚至引发了东西学者的讨论和交锋。值得注意的是,种种地中海主义,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歪曲了地中海的本来面目,成为了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

接下来是对谈环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戴鑫副教授首先发言,戴老师讨论的是古埃及人对于“外国人”形象的刻画问题。戴老师运用图像资料,生动反映了古埃及人对于“外国人”的憎恶。古埃及人将这些“外国人”统称为“九弓”,无论是利比亚人,阿拉伯人还是古希腊人都被冠以这一称号。埃及法老以征服“外国人”为王权的重要象征,历代法老都力图塑造战胜外敌的形象。与此同时,埃及人却不耻于与“外国人”往来,大规模的经商活动和允许“外国人”前来定居都反映了古埃及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务实取向。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白春晓老师对古希腊人关于世界中心观念的演变进行了详实的探讨。白老师以《伊利亚特》入手,发掘“阿喀琉斯之盾”中折射的五层的圆形平面大地。《奥德赛》也反映出中心和边缘的观念,俄古吉亚岛被认为是“大海的肚脐”,埃塞俄比亚则被想象为世界的边缘。德尔斐历经了几个世纪后成为希腊人普遍信仰的“大地的肚脐”,成为贸易中心和宗教中心。公元前5世纪中期,德尔斐还成为了斯巴达和雅典的争夺之处,希波战争后,雅典谋求自身的中心地位。古希腊地图的演进也有一个过程,从阿那克西曼德的圆柱形世界,到埃庇米尼得斯对肚脐说的质疑,再到希罗多德带有冲击希腊中心主义的世界图景,再到希腊化时期的球形论,埃拉托色尼对地球周长的计算等等。中心观念发展的背后是希腊人世界观的演变。

最后,武汉大学的陈悦老师分享了有关拜占庭的食物和宴会的研究。陈老师以拜占庭帝国10世纪的《农业志》为基础史料,展现了深受地中海环境影响的拜占庭人的饮食。陈老师首先考察当时的饮食结构,逐一分析了小麦、燕麦、豆类、小米、葡萄、橄榄等作物的用途、地位和分布。《农业志》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饮食习惯对古希腊罗马饮食传统的明显继承,这也被科技考古进一步证实。这一时期的饮食习惯也有新发展,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进餐姿势渐渐从躺式变为坐式,斋戒习俗也被严格遵守。

最后是师生的交流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涉及地中海现状、皮朗命题、古代史量化上的困难等许多有意思的话题。吕厚量老师还指出,斯多葛哲学影响了“世界中心”变迁的观念,从而深化了大家对于中心变迁的认识。(撰稿人:2019级弘毅学堂钟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