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历史学院党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院党委书记刘安志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师生党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参加学习。

在院党委书记刘安志的带领下,中心组学习采取领读原文与交流发言的方式,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领读与交流分享,并开展集体自学。
副院长杜华交流发言时谈到,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历史学科要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的系统研究与阐释,同时强化区域国别研究,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此外,还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新技术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推动AI与史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历史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开放共享水平。
副院长李英华表示,党的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为考古工作指明了方向。考古学科要自觉将考古研究融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特别是要深耕长江文明溯源研究;要以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长江文明溯源与研究阐释上持续发力,在培养可堪大用的考古人才上精益求精,在服务社会公众上主动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考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专职辅导员孙琳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出发谈了心得体会,她认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全会的时代意义,坚定立德树人的政治方向;要强化思政工作实效,培育挺膺担当的时代新人;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担当使命,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引导同学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
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沈欣表示,通过学习全会公报,她深刻感觉到国家蓝图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作为青年学生党员,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发展方向,理解国家战略意图,并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服务于这个伟大时代,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进程,是青春最值得、最正确的选择!
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罗怡佳表示,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深化了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知,也明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使命,收获颇丰、深受触动。她说,作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和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在支部内引导党员同志从历史长河中探寻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更应发挥专业优势,让历史知识“活”起来、“走”出去。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目前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的“大手牵小手,共育一珈人”——“探秘简帛古韵,传承华夏文脉”主题活动,正是对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今后,他们将继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既要在学术研究中深耕历史,也要在实践中传递历史温度,用专业所长为文化传承、学院建设贡献力量,以青年之姿回应国家号召。

院党委书记刘安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特别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高等教育和历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院将以更高站位谋划学科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打造一流科研平台与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与史学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武大历史学人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他对各支部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抓好“理论武装”,以“三会一课”、主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学习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相关新闻报道,以多种方式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另一方面要抓好贯彻落实,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明晰学院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为下一步工作谋好篇、布好局,为历史学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