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郑振满教授来我院作民间历史文献学系列讲座
作者: 来源:历史学院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2-07-18

2022年3月至6月,武汉大学珞珈讲座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先生应邀来我院讲学。期间,围绕民间历史文献的具体类型,作了六场学术讲座。

系列讲座伊始,郑振满教授以“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传统”为导引,阐释了民间历史文献的定义、研究民间历史文献的意义及方法。郑教授认为,民间历史文献是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里面形成和使用的文献。研究民间历史文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的状态、生存状态,对探索社会历史转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民间历史文献的关键是要理清系统、建构目录、梳理源流、回归语境。

第二讲中,郑振满教授围绕“民间历史文献的‘语法’”与在场师生展开讨论。郑教授通过分析民间历史文献与经史传统的互动关系,探讨民间话语体系的构建,以期从情、理、法三个维度研读民间历史文献。此外,郑教授引经据典,深入剖析从“三礼”到“乡族”研究的历程、地方行政仪式化等问题。

第三讲以族谱导读为主题。族谱是在继嗣关系中产生的基本文献,郑振满教授从世系、合同、档案三个关键词出发,就族谱的性质、体例、内容、价值及族谱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以实物为例,带领在场师生阅读并分析族谱中具体内容,认识族谱的史料价值。

第四讲“碑刻导读”主要聚焦碑铭与金石学的关系、碑刻的史料价值及典例研读。碑刻是地方性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地方性的社会认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等问题。郑教授以福建莆田村庄的两部碑刻及《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为例,带领大家了解碑刻的形制,仔细阅读碑铭的内容,解读并分析碑铭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第五讲“契约文书导读”中,郑教授介绍了契约文书的主要类型、文献性质及研究取向。郑教授认为,契约文书大致可以归为契据、合约、文书三类。作为写本文献的契约文书是历史研究的一手史料,是社会协商及习惯法研究的重要材料。契约文书的形式内容、历史逻辑,对社会经济史、社会文化史研究意义重大。郑教授以《闽南契约文书综录》《永泰漈头林氏·福房阄书》为例,带领大家阅读分析契约文书与产权秩序、经营管理、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六讲聚焦介于口头传统与文字传统之间的“唱本”这一说唱文献,阐释说唱文献的历史源流、研究取向。说唱文献起源于变文,反映了当地民俗、日常生活、文化传承及历史发展。郑教授带领现场师生阅读《樟林游火帝歌》《北辰宫故典歌》,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基因、历史信息。

民间历史文献学系列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国安教授、徐斌教授主持,陈锋教授作学术总结。历史学院张建民教授、鲁西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洪均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彭凯翔教授,城市设计学院郑静副教授等学者出席系列讲座并参与讨论。郑教授的讲座资料丰富、专业扎实、深入浅出、细致有趣,历次讲座中,百余名师生现场听会,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在互动环节中,郑振满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对同学们如何学习并运用民间历史文献提出了多条建议,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通讯员: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