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花留言
标题 分类名称 发布人 提交时间 状态
· 陈利民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在校期间层有幸聆听先生课程,受益至今,先生千古。
回复:陈利民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53:06

1

· 南悦山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曾有幸就读于冯先生创办的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研究生,在所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震撼于冯先生的大作《封建考论》里精辟入里的考证。冯先生的为人处世,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后学耳濡目染,万般敬佩。冯先生千古!
回复:南悦山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53:00

1

· 武汉大学 陈子昂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回复:武汉大学 陈子昂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52:50

1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一直受惠于先生的教诲,深深钦佩先生的学识为人。今朝痛惜先生远去,惟愿天堂路坦,学径无涯,先生千古!!!
回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世香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1:39

1

· 倪胜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冯先生千古!先生光辉著作和思想永远会指导后辈!
回复:倪胜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1:34

1

·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回复:何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1:29

1

· 雷家宏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所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沉痛悼念冯天瑜先生!一生勤奋著述,通贯古今;文史殿堂丰碑,泽被后学。冯先生千古!
回复:雷家宏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所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1:23

1

· 操一铭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今天下午刷到冯先生仙逝的消息时,悲痛万分。曾经拜访冯先生时的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 21年夏天的一天,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老师,嘱咐我次日与其一同前往武大拜访冯天瑜老先生,并叮嘱我准备好采访设备。 其实早在办公室就听夏老师讲过冯先生的事迹。每每谈到冯先生,夏老师总是激情澎湃,言语、眼神中满是对一位大家的敬佩和仰慕。 出发前日,夏老师与冯先生通了一通电话,和冯先生预约采访时间,记得那通电话打了很久。 挂掉电话后,夏老师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好!一铭,这次我们就围绕‘人生’‘人品’‘人格’与冯先生访谈!”夏老师笑得像个小孩子,拿起桌上写得满满当当的通话记录随笔,和我大概讲述了些冯先生在电话中谈到的内容。 回到办公桌前,我翻开了夏老师赠我的《新闻采访写作案例教程:夏静作品精选》,书里第一页便有夏老师与冯先生的合照,那是夏老师早年采访冯先生时,赠予冯先生《光明日报》珍藏工艺品时的留影,二人都笑得非常灿烂。那一晚回家,诚惶诚恐,既感幸运有此机会亲睹冯先生风采,又恐见面后知识匮乏访谈露怯。 访谈当天(21年7月20日),和夏老师在武大院士楼前碰面后,一同前往冯先生家中。踏入客厅,沙发后悬挂的一对条幅“遥山向晚更碧,秋云不雨常阴”引入眼帘。 冯先生和我们介绍,在其父亲冯永轩毕业时,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师亲笔题赠给他一幅条幅,该条幅长年悬挂在家里,不时便会更换悬挂。 跟随冯先生走进书房,各种书籍堆满了房间,繁杂却不觉凌乱,夏老师打趣说,“这简直就是书的海洋!” 在办公桌前,冯先生和夏老师讨论起其正在写的书《周制与秦制》,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出书神器”——写字板,冯先生和我们介绍,“现在年纪大了,手已经不太方便敲击键盘,便采用这个设备‘写书’。”难以想象,冯先生出版了这么多书,都是这样一点点手写了几十上百万字。 再次回到客厅,我们开始了正式的访谈。 冯先生和我们介绍,他出生在一个治史之家,从小最感兴趣的却是文学,其次才是史学。他的母亲张秀宜解放前做小学教员,解放初到湖北图书馆工作,负责儿童阅览室,这给小时候的冯天瑜接触文学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从小学三年级起,冯天瑜每天都会到湖北图书馆阅读。从古典文学到外国文学,从游记到地理书,少年冯天瑜学问大进。 冯先生告诉夏老师,“你也是知道的,我原来高考报考的专业其实是生物系。” 听闻此,我大吃一惊,“我面前的这位文学大家竟还是‘半路出家’?!” 后来我回家翻阅资料才知道,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年的冯天瑜遇到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最终选择了“冷热适度、虚实相济的历史研究”,正式跨入治史之门,先后出版了现在为人熟知的《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晚清经世实学》《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封建”考论》等著作。 访谈中还有一件趣事。 冯先生和夏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后,让我们吃瓜解渴,可夏老师正聊得起劲,不忍打断访谈。结果冯先生逗趣地说,“来了都是客,可不能怠慢了。”引得我和夏老师一阵笑,最后在几番推辞下,还是接下了冯先生手里的西瓜。 是啊,平常印象中的名家都是高高在上,难以有机会接触。如今有幸和夏老师随同拜访,更觉名家也是如此“接地气”,就像长辈一样,面面俱到。 临行前,冯先生还赠予夏老师和我每人一本书,赠予我的这本是冯先生的《学人侧影:冯天瑜手绘》,在扉页上,冯先生还现场写下“操一铭君雅览。冯天瑜 辛丑夏”,夏老师在一旁还为我和冯先生拍了合影留念。 何其有幸能收到冯先生的真迹。 回程路上,夏老师又和我讲起了她与冯老师的故事,除了仰慕,除了向往,更多的还有感动。 回来后,夏老师嘱咐我好生整理此次访谈素材,我也借此契机,仔细拜读了冯先生的部分文章,其间所解读的历史,表达的思想给我极大的震撼,也让我愈发感觉自身历史、文化的匮乏。 今天,我又翻开了夏老师的书,再次看到书中二人合影,又多了几分感受和澎湃,夏老师对冯先生的敬意,冯先生对夏老师的赏识,两位文人交谈的场景再一次浮现脑海。 此时此刻,写完此文,我似乎懂了一丝夏老师的用心,也懂了为何我们的访谈主题为“人生”“人品”“人格”。 我们当时访谈的栏目叫《名家记忆》,其实在访谈名家的时候,也无不充实着我的灵魂。 相信不管再过多久,回忆起和夏老师一同访谈冯先生的那段经历,都会有所触动。 冯先生千古! 于2023年1月12日。
回复:操一铭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1:12

1

· 李宝红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冯先生最喜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亦是先生一生写照。
回复:李宝红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20:36

1

· 默认分类 匿名用户 2023-01-12 已回复
师之大者,如先生,先生千古!
回复:朱 回复人:jlkj 回复时间:2023-01-12 22:19:20

1

共94条  6/10 
发表留言:
选择分类:
标 题:   * (标题限制 40 个字符以内)  
请正确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