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讲座纪要 | 林枫教授:明清历史的延续与断裂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5-05-12

2025年5月10日晚,应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之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林枫教授在历史学院103会议室,举行了题为“明清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亦为“珞珈社会经济史论坛”第6期,由历史学院杨国安教授主持,刁莉教授、赵士第博士等列席与谈,校内外师生五十余人到场聆听。

林枫教授以历史的延续与断裂之辩为切入点,在评述唐宋变革论与明中叶转型说的基础上,从政统、疆域、取士、治理与经济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明清历史的延续性。在政统层面,清代以程朱理学为核心,推行制度化汉化政策,在明代华夏再造之后,完成了政治整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疆域治理上,明清两代继承元代疆域遗产并持续经营,尤以清代边疆治理对现代中国版图形成贡献显著。取士制度上,明清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与促进社会流动方面一脉相承,深刻塑造了社会文化格局。基层治理领域,从元代里社制到明清的里甲、保甲制,其核心功能与教化目标保持高度连续性,乡族组织与士绅阶层发挥了关键作用。经济领域中,工商市镇与全国性市场网络的兴起并非突变,而是长期演进的结果。概而言之,中国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大于中断性,发展至清代,中国历史不是断裂,是因革,是渐变,这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

随后,林教授进一步分析了明中后期以来社会变迁所呈现的“断裂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商业经济、财政管理、官民关系、社会关系以及文化流动等领域。经济领域中,明前期经济制度相对固化,强调生产与规训,而明中期以后,市场经济的因素显著增长。在财政管理体制上,“一条鞭法”的推行标志着赋役制度的重大调整,深刻影响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官府与民众的关系随之重塑,国家职能发生转变,地方精英在基层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关系层面,“礼下庶人”趋势显著,传统身份秩序受到冲击,宗族势力兴起,社会关系的商品化趋势愈发显著。文化领域中,思想启蒙带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庶民文化兴起,识字人口增加,文化流动呈现出跨区域与跨阶层的特征。

在互动环节,杨国安教授高度肯定了林枫教授的讲座。他指出,讲座通过对历史延续性与断裂性的辩证分析,为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变”与“不变”提供了新视角。林教授从政统、地方治理到思想文化等多个维度的系统考察,既揭示了明清历史的延续性,又展现了变革特征。杨教授建议同学们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贯通明清,深化对传统社会演进逻辑的认识。林枫教授还就明清边疆民族政策、地方基层自治等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