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庐山万杉寺、庐山万杉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庐山文化·万杉论坛”在庐山万杉寺圆满举行。来自国内外茶文化、哲学、文化遗产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茶道哲学与历史文明展开深入探讨。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礼堂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西南茶马古道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的主旨报告。报告以三重学术维度建构论述框架——通过纵向的学术史脉络梳理、横向的新时代格局延展以及前瞻性的研究路径探索,立体化解析西南茶马古道研究的学术谱系与发展进程。报告既系统总结了该领域在文献考据、文化传播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更从文明演进维度阐释了古道研究对于解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殊价值。刘礼堂教授强调,深化西南茶马古道研究不仅是学术使命,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茶马古道研究界还需要更进一步整合资源,创办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作为研究阵地,组建遗产保护和申报智库队伍,推进研究领域的长远发展,使西南茶马古道这一媲美丝绸之路的人类文明交流发展大通道获得应有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凸显古道在边疆治理、民族融合、文化互动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提供学术支持。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西南茶马古道研究注入了新动能,亦通过茶道哲学的深度阐释,进一步激活了中华茶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命力,为促进文明互鉴、增强文化自信贡献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