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中心

123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祥森教授来我院讲学

作者:   来源:历史学院    发布日期:2019-11-26

应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邀请,《史学月刊》编审、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祥森教授,于11月21日下午在振华楼历史学院第一会议室,进行主题为“人的灵魂失序: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思考”的讲座。这是武汉大学青年学术团队“世界史视野下的东西方政治变迁与文化转型”在2019年组织的第二场学术讲座。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杜华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杜华副教授简要介绍了周祥森教授的学术经历,并谈到周祥森教授常年从事史学理论研究与期刊编审工作的经验,定能为与会的老师与学生提供有益见解与指导。

周祥森教授以现代哲学与历史学的差异作为开篇。他指出,现代政治哲学总是为现代人类历史变革提供理论上的洞见与实践中的指导,但历史学家却总在历史潮流退却后,方才去拾捡贝壳。当今中国学界的历史研究取向,佐证了史学家的滞后性。近年来,环境史、医疗卫生史与生命史研究等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其中涉及的多为16世纪以来的现代历史时期。针对这一研究时段与取向差异,教授引申出讲座的核心问题,即“在前现代历史时期,环境、医疗与卫生等问题为何没有被历史学家对象化?”教授认为,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探讨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差异根源。

周祥森教授首先对“现代性”概念进行界定,并由此引出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他引用施特劳斯的说法,认为现代社会是对古典社会彻底的颠倒与倒追;就灵魂的结构而言,两种社会的更替意味着人类从健康良善的灵魂秩序转向病态腐败的灵魂秩序。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古典社会的哲学家,将人类灵魂分为理性、激情与欲望三个部分。三者间变动关系,是判断人类灵魂秩序与政治社会秩序的“好”与“坏”的标准。灵魂秩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德性与品质,进而导向哲学家、政治家与普通民众三种不同等级的阶层。古典哲学家对理性与哲人式生活的崇奉在现实社会中遭遇阻碍,占据多数的普遍民众行事多以欲望为导向。

因此,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认为,应从“人类现实生活状况”出发思考人类事务,即以欲望代替理性、以人性之恶而非人性之善为基础设计新的政治社会体制。霍布斯进一步完善了马基雅维利的学说,他认为“对暴死恐惧的激情”产生了“自我保全的欲望”,因而激情比欲望更为根本。社会政治秩序建构服务于人类“自我保全的欲望”,政治社会的功能被认为是保护人类生命、自由、财产与追求幸福等自然权利。由此引申而来的是,人类对身体的重视、对自然的征服与现代科学与医学的发展。而以古典哲学家的眼光审视现代化发展的种种变化,现代人的灵魂秩序已然发生病变。教授认为,虽然卢梭、尼采等现代政治哲人不断反思现代性,但却仍未超脱其中,现代性危机的浪潮延续至今。

最后,周祥森教授总结称,无论是古典哲学家还是现代哲人,都是从人的灵魂秩序思考问题,但现代思想家对人类灵魂的关注重点转向其中的“低贱”与“邪恶”性,致使现代人逐渐面临着灵魂失序与病变的问题。教授由此谈及,从事历史研究应当对历史问题有哲学维度的思考,尽量使用自己的视野而非简单套用时兴的史学理论。理性、激情与欲望三种关系模式与其变化,便可成为解答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一种观察视角。此外,教授提醒与会者,研究近现代历史应当具有批判意识,而不应对现代性持盲目赞成与歌颂的态度,人类历史道路不仅只有一条现代化道路,还有前现代的古典道路。

返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