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史前治水文明研究”讲座在学院举行
作者: 来源:历史学院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0-11-18

2020年11月15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莅临历史学院,为师生带来了题为“史前治水文明研究”的精彩讲座。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余西云教授主持讲座。

中国多数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雨量季节分布不均。对于古代史前社会,水成为了影响族群生活、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刘建国老师围绕史前治水这一主题,分三大部分探讨了古人在聚落选址、聚落布局和聚落营建上与水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为“七星河等流域聚落分布及人地关系”,主要介绍了周原地区的七星河流域和晋中地区的临汾盆地,两个区域史前聚落分布的特征。其中七星河流域从仰韶中晚期开始遗址数量和规模大为增加,显示出人口繁盛的景象。到西周时期,人口和文化再一次繁盛,聚落分布密集。而在空间的分布上,七星河流域遗址基本都在河流两岸600米的缓冲区之内,其中,支流交汇处台地上的遗址往往更为密集。显然,河流对当时人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七星河流域古代居民汲取生活用水所能承受的最大距离大约就是600米。同样在临汾盆地,从庙底沟二期到龙山阶段,出现了很多大型聚落。人们仍通常选择近河的地方居住,并可能会在附近的水道中修建堤坝以控制水流。

第二部分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析”。刘建国老师首先介绍了良渚古城周边及其东苕溪上游的水文特征。通过对良渚古城周边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分析,提取良渚古城东苕溪水系各支流的河网分布与流域范围,可进一步观察良渚聚落群的分布格局。良渚古城外围由一系列长堤和水坝组成了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一方面,通过水系的沟通,可以将山中的矿藏、石材、竹木等资源通过水路运输到古城周围。另一方面,外部以壕沟和水体阻隔来自西部和北部山区的潜在威胁,能够构成完美的防御体系,使得良渚古城成为良渚人繁衍生息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良渚人将古城选址在平原地区中地势相对较高的低丘区域,并通过修建城墙、水坝等设施又让古城不至于面对苕溪干流的水患。这些水坝、沟渠既可防洪蓄水,也可满足古人引水、灌溉的需求。

第三部分为“江汉平原史前聚落的人地关系”。刘建国老师自2018年初,对江汉平原30个史前聚落遗址进行无人机拍摄和三维重建,生成每个遗址的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江汉平原的史前聚落除石家河、陶家湖和城河之外,多数聚落面积较小,多个甚至不足1 0万平方米。聚落大致可分有城垣聚落和环壕聚落两类。其中城头山、鸡叫城、青河城、鸡鸣城等有城垣聚落基本上都位于平坦地带,聚落内部与外部的高差不大,城垣外有环壕。屈家岭、荆家城、金鸡岭等聚落位于较高的台地上,外围只有环壕。环壕一般是人工挖掘而成,或者利用原有自然河道、沟渠进行改造而成。饶有意味的是,环壕聚落往往位于岗地的前缘位置,并开挖壕沟将聚落与岗地完全分隔开来,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刘建国老师进一步模拟了当聚落附近水位上升时,周边区域的淹没模型。由此发现江汉平原史前聚落的城垣和环壕能够有效的阻挡洪水、引水灌溉。在丰水期,阻止水流进入聚落内部,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雨水较少的季节,又可以形成围堰蓄水,进行农田灌溉。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刘建国老师与在场老师、同学就江汉地区史前聚落与商周时期聚落的变迁、盘龙城遗址数字高程模型成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最后,余西云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座为珞珈考古系列讲座,同时也是“新资料与先秦秦汉荆楚地区的空间整合”青年学者学术团队系列讲座之六。(通讯员:刘文豪)